首页 > > 从百户官开始 > 从百户官开始 第二百二十九章 那钦差李桓定不是什么好官

从百户官开始 第二百二十九章 那钦差李桓定不是什么好官(4/5)

目录

    而眼前的杨一清,显然又是一位实力不比王阳明差多少的强者。

    二人客套了一番,李桓神色一正看着杨一清道:“杨总督,李某此来为何,想来杨总督心中也该有数吧。”

    杨一清脸上露出几分凝重之色,微微点了点头带着几分愧疚与自责道:“下官总制三边军务,却是让鞑靼人潜入关内,以至于对方劫走了朝廷的赈济粮,下官治军不严,有负皇恩,有负三边百姓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杨一清又道:“事发之后,本官已经严令三边总兵、一众指挥使、严守各处关口,并抽调一支精锐,围剿入寇的壶里部,只可惜,壶里部也不知从何得到消息,总是能先一步避开大军围剿,在劫掠了几处村镇之后,已经从三郎口逃回草原去了。”

    从李桓得到消息,到李桓带领人马赶来,可以说已经过去了有半个月时间。

    这半个月的时间当中,壶里部的鞑靼人显然不可能还傻傻的呆在榆林道等着三边大军围剿。

    别看这些年鞑靼人动不动便是大军寇边,大明一方处在守势,那也要看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。

    毕竟鞑靼人寇边,从来都是数万骑兵南下中原,这种规模的寇边,九边自然要倾尽全力防备。

    然而那是鞑靼大部人马出动的结果,朝廷不得不全力应对。

    可是这次不过是区区一个壶里部罢了,满打满算也就几千青壮而已。

    这样规模的鞑靼人,说实话,九边重镇,任何一镇都有实力将之轻易剿灭。

    所以说壶里部的阿里哈等人要是不见好就收的话,半个月过去,恐怕已经被杨一清率领三边精锐给彻底的留在榆林道了。

    其实李桓本身就对留下劫掠的鞑靼人抱太大的希望,鞑靼人不傻,抢了那么多的粮食,肯定是第一时间逃走啊,真要在关内停留,那才有鬼了呢。

    微微点了点头,李桓看着杨一清道:“照杨总督所言,壶里部的人明显是奔着朝廷的赈济粮来的,对方即可以轻易寇关入寇,并且准确无误的伏击运粮队,事后又能逃过总督大人的围剿,杨总督就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?”

    杨一清闻言,眼眸之中闪过一道精芒,深吸一口气看着李桓道:“本官也知道,这其中必然有人同壶里部相勾结,否则壶里部不可能会如此的顺利入寇、出关,甚至连本官调派人马都知晓的清清楚楚。”

    李桓眉头一挑道:“不知杨总督可曾查出,究竟是何人勾结鞑靼人,行此大逆不道之事?”

    杨一清缓缓摇了摇头道:“一时之间,并没有什么线索,不过本督定会严查到底,绝不会令此等大逆不道之辈逍遥法外。”

    李桓微微点了点头道:“此事锦衣卫也会去查,涉及军中之人,希望到时候杨总督能够方便一二。”

    杨一清闻言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点头道:“理当如此。”

    虽然说杨一清身为文臣,对于锦衣卫查案有着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,但是杨一清也不是傻子,他自然清楚,发生这么大的事情,只要明眼人都能够看出鞑靼人入寇,必然有三边之中的实权人物相助,锦衣卫本就有监察天下之权。

    这等大事,锦衣卫要是不插手的话,那才是怪事呢。

    说着李桓深吸一口气,神色之间带着凝重之色道:“赈济粮被鞑靼人所劫,绥德州百姓如何了?”

    那些粮食可是一州百姓的救命粮,李桓真不敢想象,没了那些粮食,绥德州的百姓将会如何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听了李桓的话,杨一清脸上露出了几分沉重之色。

    好一会儿杨一清方才开口道:“绥德州十几万百姓饿死者多达两万余,下官抵达绥德州,第一时间拜访绥德州各家豪强、商户,总算筹集了四千多石粮食,每日施以稀粥,总算没有再有大规模的死伤,只是那些筹集来的粮食怕是坚持不了几日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杨一清向着李桓拜了拜,一脸恳求的道:“还请钦差大人督促朝廷尽快再度调拨救济粮,下官代榆林一地百姓,恳请钦差大人了……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臣退了,陛下别哭着来求我 得分第一 娇蛮崽崽四岁半,全皇朝都团宠我 我在乡下做医师 假面王子与夺心公主 宋漂男的软饭日志 闺蜜齐穿七零,入错洞房嫁对郎 冰冻三年,我活了,渣男疯了 绝症后,真千金靠发疯锤爆全豪门 人在星际,请神上身[华夏神话]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