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三百二十章 信你的眼光

第三百二十章 信你的眼光(1/2)

目录

张周刚回京师,朱祐樘拉着张周问东问西,恨不能把张周在西北的行踪一次都问个清楚。

眼看日已西斜,马上要到日落,连旁边的戴义他们都准备开始传膳。

明摆着的,很可能张周要在宫里过夜,促膝长谈可不够,很可能还要来个秉烛夜谈。

“秉宽,你看辽东镇守太监,就以张永前去,你认为都御史巡抚和总兵官以何人前去为好?”朱祐樘知晓下一步的计划是要经略辽东之后,不由在用人上征询张周的意见。

不是他想问。

而是非问不可。

之前按照朝廷廷推举荐出来的人,用到哪最后都觉得很不趁手,反而是张周推举出来的,一个比一个牛逼。

就怕人比人。

张周笑道:“臣认为,要用人多要举荐贤能,而不以其出身和资历为先。”

“嗯。”朱祐樘点头。

“臣在宣大时,也多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,甚至还有三边的官吏,臣也会多留意,臣发现陕西道监察御史陆完,才能方面都很好。臣想举荐他以监察御史身份往辽东,协助地方军务和监察之事。”

张周上来所举荐的人,就不按套路出牌。

连戴义他们先前都在琢磨,张周如果要用人的话,多半是要用一些跟其关系近的,或者是在宣府大同等地跟其有过接触的人吧?

用人难道不看对方跟自己亲近程度的?

朱祐樘也很好奇道:“你跟这个陆完接触过吗?”

张周笑道:“回陛下,臣与他素无往来,甚至连封书信都没通过。”

“那你……”朱祐樘迟疑道,“能信他?”

意思是,咱还是用点“自己人”,最好信得过的那种,如果这种你连接触都没接触,回头用了之后不听你的,那不白用了?

张周自然明白朱祐樘的意思。

换了别的皇帝,生怕下面的臣子结党营私,而现在朱祐樘对他张周,简直就怕他不结党不营私,因为弘治帝当了这么多年皇帝,要说他栽培起来的亲信除了眼前司礼监的,就是自杀而死的李广,不然还能靠谁呢?

好不容易有个张周,从文官铁板一块的朝堂内,生生挤出来一片天地,皇帝当然希望张周往这片天地内再增加一些筹码。

张周道:“若以亲信而论,臣若只用那些虚以委蛇的庸官,只怕难以成大事。反而是一些有能力,却又识时务者,为最先。这是臣目前所能想到的,若有不对的地方,还望陛下见谅。”

举荐陆完,当然不是张周心血来潮。

以他目前的状况,举荐贤能,朝中有本事的大把人在,刘大夏、杨一清这些,都算是牛逼人物了,但关键是举荐了他们,他们也不会听自己的。

这些人在执行边镇政务时,都讲求一个中规中矩,人家是不可能直接听从皇命的,更不可能听他一个皇帝近臣的调遣。

除非是一些……既有能力,还懂得“人情世故”的官吏,恰恰张周就从历史上抓出几个代表人物,除了王琼之外,还有陆完这个因为结交宁王而声名尽丧的能臣,要说陆完没能力……那是不可能的,但要说陆完是未来治国典范,那也很偏颇。

可问题是,非常时期,张周就需要这种非常之人。

既定一个未来五六年平草原的计划,以目前陆完等人的出身和地位,还没等他们彻底堕落呢,张周就把事给办好了。

以后再怎么用这些人,那就看皇帝和张周的心情。

朱祐樘感慨道:“难得秉宽你在治军的同时,还有心为朕推举贤能,既然你都提到此人了,朕也不让他去当什么监察御史了,就直接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辽东。你看如何?”

“陛下,以其目前的官职,如此提升的话,朝中臣僚会不会……”

张周的意思。

咱可以慢慢用,不用一次把人提拔到位。

人家王琼升巡抚还靠宁远军功呢,直接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陆完提拔到辽东巡抚这么高的地位,你是怕朝中大臣对我们的攻击还少了是吗?

朱祐樘笑道:“朕相信你的眼光。”

不需要太多的话。

只要是你张秉宽举荐的人,朕就非用不可,管他能力如何呢,反正以后还有机会验证不是?

张周点了点头,他也都不好去评价皇帝的行为了。

心里也在琢磨,难怪那些大臣都把我当眼中钉,如果换做我是那些朝中正统的文臣,看到皇帝如此信任一个近臣,随便举荐谁当巡抚,皇帝都毫不犹豫答应,我也会把他当敌人,管他能力如何呢。

官场最讲的,不就是个“规矩”吗?但规矩具体是什么,谁又说得清楚呢?

……

……

日头终于落山,天黑了。

“陛下,时候不早,臣也该出宫了。”张周跟朱祐樘谈了一整个下午,时间过得很快。

至少朱祐樘还意犹未尽。

戴义笑道:“张先生,您刚回来,就不能多陪陪陛下?”

朱祐樘抬手道:“此番北方不再用兵,秉宽未来会长期留在京师内,君臣之间见面的机会还很多,何必急于一时呢?”

大概的意思是,未来还要朝朝暮暮呢,何必只争朝夕?

张周琢磨了一下,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怪呢?

我是能力很强,但也不能把我拴在皇宫里,没事陪你唠嗑玩吧?我的能力可不在于给别人出谋划策上,而是我腹中对于历史的掌握,还有对未来时代脉搏的掌控。

这些说了……你们这群渣渣都听不懂。

“秉宽,你也很长时间没见过家眷,该回去了。”朱祐樘显得很体谅张周,却又不忘给张周加官晋爵的事,“朕先前已经去信给你,告知你回京后,便可加为莱国公,以此来节制京营等处军务。”

张周道:“臣认为,还是留在朝中比较好。如果真有了国公之名,只怕是……”

不是张周不稀罕爵位,而是有了爵位,文臣更有大把的理由让他离开如今文官体系,让他从一个决策者变成一个听令而为的执行者。

在大明,武勋的弱势还没有因为他的出现而得到根本改善,再说以国公接掌京营防务,看起来是皇帝信任,但其实他就跟那些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武勋起了利益上的直接冲突,那他就真的是……爹不疼娘不爱,全靠皇帝一人力挺。

朱祐樘道:“可以你的军功,不赐爵,太可惜了。”

张周笑道:“爵位之事,不过在于一个名分,臣能得到陛下的信任,以此来节制军务,帮臣完成一个平草原的理想,臣认为如今便够了。”

张周所追求的目标,跟王越有本质区别。

王越打仗为的是个人功名利禄,而张周为的则是一个穿越者的理想。

当然,在完成理想的同时,也会得到功成名就,也能带来自在的生活,本身双方是并不冲突的……而在张周看来,大业不成,就因为一个爵位把自己困住,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。

朱祐樘微笑道:“就算给你国公的爵位,再以你留在朝中为文官,也不是不可。自古以来,就算是太祖太宗时期,出将入相者也比比皆是。”

张周道:“可是陛下,以目前朝中的形势,能容得下一个文武兼备的臣子吗?”

“这……”

朱祐樘也犹豫了。

如果换了土木堡之前,武勋出将入相,那太稀疏平常,朱元璋和朱棣哪个不是靠马背打下的江山?他不相信武勋又能相信谁?当然在用人上,朱元璋显然没那么大的度量,反而朱棣在这一点上做得要更好。

但在土木堡之后,大明的武勋就真从中枢决策层,变成了文臣的附庸。

在这之后大明的政策皆都出自于文臣,武勋陪跑的同时,稍微有闪光点的,也都会被文臣给遏制,一直到明末再难有根本改善。

“这件事,朕还要跟那些臣子说清楚,仍旧把你的国公之位给你留着。”朱祐樘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人设有误? 镜子通古代,我用超市娇养了女帝 月色着迷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领地变神国,玩家搬砖来养我! 回到六零养拖油瓶 争霸:开局截胡二嫂 五个京圈大佬沦陷后,我跑路了 重生1983:从不做接盘侠开始 婚都离了,你现在跟我说后悔?
返回顶部